其他心理成长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活动宣传>其他心理成长活动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开展抗疫心理援助工作

作者 : 心理中心 时间 : 2023-03-31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在校师生和社会民众的心理援助工作,将其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分进行了统筹安排。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民族学院和校团委,根据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特点,成立“校园心理社会服务团队”。从2020年1月30日开始至今,一直战斗在防疫心理援助的第一线,为热海大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建立心理援助平台和服务团队
    根据海南省教育厅、学校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由我校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心牵头,校团委、社会工作专业及应用心理学专业的23名师生联合成立了“校园心理社会服务团队”。

    具体工作模式为每天安排专业教师和学生志愿者于9:00-12:00,15:00-18:00到岗值班。一方面值守心理援助热线电话,一方面追踪一对一网络咨询平台。发现有新入微信群或QQ群的人员,能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判断求助类型并转介值班专业教师。在工作的同时,还利用清华大学心理系以及教育部思政司组织的线上培训,为 “校园心理社会服务团队”的成员进行了热线电话心理援助的技术和伦理培训,聘请具有国家注册心理师资质的老师对热线电话咨询进行督导。

二、点面结合,做好抗击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服务工作
    一是制作了心理援助热线海报、疫情期间心理防护知识海报,张贴在宿舍楼,为留校学生派发关于防疫知识及心理防护的宣传单。与此同时,心理中心专职教师通过留校学生的微信群推送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和防控知识、疫情防控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应对方法等文章32篇,为学生正确认知疫情、做好身心应对提供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心、学工(部)处、团委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相关文章15篇,通过心理中心的朋辈转发这些文章至朋友圈及班级群。

    二是“校园心理社会服务团队”、党团服务站志愿者、学生工作处的教师一起为留校学生定期推送轻松明快的音乐、广播操、韵律操,心理防护资讯,鼓励学生有规律地安排一日生活、适度地运动放松。同时关注在校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监控群内舆情,发现问题,及时研判;通过温馨提示,教会大家在特殊阶段、特殊环境、特殊生活状况下,管理好情绪、保持好交往边界,预防学生出现适应性不良反应。

    三是心理中心专职教师不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及时了解留校学生的心理状况,逐个告知我校开通的心理支持热线,详细解释心理热线服务的工作伦理,降低学生的求助顾虑。
四是依靠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心理专职教育与以往重点关注的学生建立微信联系,关注其在疫情期间的认知、情绪和行为,鼓励他们的积极行为,巩固良好的咨询关系。

三、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支援三亚市的心理援助工作
    我校“校园心理社会服务团队”积极参与三亚市心理学会组织的心理援助工作。一是我校有4位专业教师参与了市民热线求助电话的接听,发挥高校专业教师的优势,热心为市民服务,二是心理教育中心的专职教师配合三亚市心理社会服务工作小组,参与了天涯区碧海蓝天小区的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工作。

四、团队服务人数及工作成效
    1. 截止2020年2月26日,通过心理支持热线共服务了26名人员,网络辅导一对一心理援助语音群共服务了29名人员。参与三亚市天涯区碧海蓝天小区的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2.有效缓解了求助者焦虑不安,害怕恐惧,无助感,无所事事,愤怒等情绪,并提供了相应的心理调适方法;对于何时复学返校,如何做好自身及其家人的身心防护等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答疑解惑。


 
相关附件: